公司新闻
给您提供具有行业价值的动态!

云胶片采集上线,看病再也不用拎一袋子片子跑医院了!

来源:河南卓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6  2025/10/16

   国家医保局放大招:全国影像即将“一网通查”

从今年11月起,数字影像服务正式纳入检查费,实体胶片变成“选配项”。目前全国20多个省已经跟进,其中11个省严格执行国家标准——不提供云服务的医院,每次检查要少收5块钱!专家预测,未来五年内,传统医用胶片很可能会像当年的胶卷相机一样,彻底退出历史舞台。

 建设目的

在现有资源基础上,结合医院实际情况,响应国务院发布的《全国医疗卫生服 务体系规划纲要(2015-2020年)》,技术优化医疗卫生业务流程,优化了医院影像服务流程,提升了医院影像服务效率和影像服务质量,每年可以节约大量支出,云胶片实现了影像的云存储,只需要二维码扫描,在方便患者、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同时,更可以方便全国各地医生异地会诊。

项目背景

一、政策背景:从顶层设计到地方落地的明确导向

云胶片的推广应用并非市场自发行为,而是国家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战略与医保改革的必然要求,政策层面形成了“顶层指引—标准明确—地方实践”的完整闭环:

国家战略引领:2018年国务院《关于促进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发展的意见》首次明确鼓励医疗机构通过信息技术拓展服务空间,为云胶片等数字化服务奠定政策基础。

医保政策强制约束:2024年底国家医保局《放射检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(试行)》将“数字影像处理、上传与云存储”纳入放射检查价格构成,明确“不提供云存储需减收费用”,甚至可能影响医保支付资格,形成硬性约束。

地方深化落实:贵州、云南、江苏等地已出台具体政策,如贵州开展全国首个云胶片省级带量采购(首年需求量2156万次),云南要求医疗机构全面启用云胶片服务,江苏建成全省统一影像云平台实现 1966 家公立机构全覆盖。

二、核心意义:重构医疗影像服务生态

     

    详细可联系:19138173009

    (一)响应政策要求,推动医疗数字化转型

安装云胶片是医疗机构落实国家“医疗数字化”“分级诊疗”等政策的关键抓手。以常州市为例,试点后物理胶片使用量下降 96%,跨院检查结果互认项目增长 275.16%,直接呼应了国家医保局“促进检查结果互认”的政策目标。贵州通过集采建立省级医保影像云中心的实践,更成为政策落地的“全国样本”。

(二)提升诊断质量,优化医疗服务效能

影像信息完整化:突破传统胶片帧数限制,提供全部 DICOM 原始影像,支持缩放、动态展示等专业处理,使医生能全面分析病灶,诊断精准度显著提升。

诊疗流程高效化:影像报告审核后即时上传云端,患者无需排队取片,医生可通过智能终端快速调阅,某县人民医院等机构实践显示,此举可节省患者平均 2-3 小时就医时间。

远程医疗常态化:通过授权共享功能,基层医院可将影像同步至上级专家端,实现实时协同会诊,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,契合分级诊疗政策要求。

(三)改善患者体验,减轻就医负担

便捷性革新:患者通过手机即可随时随地查看影像报告,避免“带胶片奔波”“补打胶片” 等麻烦,30年云端存储更解决了传统胶片易丢失、老化的痛点。

经济成本降低:跨院共享功能减少重复检查,数据显示我国年消耗医用胶片超 200 亿元,云胶片普及可大幅压缩此类不必要支出。

服务可及性提升:异地患者通过加密链接即可实现专家咨询,打破地域限制,尤其利好偏远地区患者。

(四)优化资源配置,实现可持续发展

医院运营提质:云存储替代物理库房,降低设备采购与维护成本,智能归档系统使影像检索效率提升数倍,释放医护人力。

医保基金节流:贵州集采案例显示,云胶片可通过集中采购与结果互认节约医保基金,同时实现影像行为精准核验,防范医保骗保风险。

绿色医疗践行:减少塑料胶片使用,契合“双碳” 目标,以常州为例,单市即可实现年胶片耗材减量超百万张。

三、必要性:破解传统模式固有弊端的唯一路径

传统胶片模式已成为医疗发展的“瓶颈”:其一,信息不完整导致重复检查率高,浪费医疗资源;其二,物理载体限制服务半径,与分级诊疗需求脱节;其三,存储成本高且存在安全隐患,不符合数字化管理要求。而云胶片通过 “数据上云 — 共享互认 — 智能应用”的逻辑,精准破解上述问题,且在医保政策硬性约束下,已从“可选项”变为“必选项”。

 

 

来源:http://www.hnzhuojian.com